阅读历史 |

龙虎道主 第891章(3 / 4)

加入书签

&esp;&esp;以笔墨染苍天,在太玄界的劫数即将降临之际,儒圣将浩然长河与太玄界融合在了一起,下一个瞬间,无尽劫数落下,淹没了儒圣与浩然长河。

&esp;&esp;看到这样的一幕,太玄界内无数仙神失语,唯有极少数人始终没有因此动摇,因为他们看的很清楚,那些劫数与其说是在惩戒儒圣,不如说是在以天地之力冲刷浩然长河,让浩然长河能够完美的与大天地交融。

&esp;&esp;“前有人海,后有浩然长河,这世间竟然又多一处十地雏形。”

&esp;&esp;“天地的格局又要变了,这个时代果真是最为特殊的。”

&esp;&esp;“看来文道大兴也是天意。”

&esp;&esp;“有浩然长河作为支撑,这位儒圣的底蕴倒是比预料的要深厚一些,这儒门之法倒也有不少可取之处,只是未来想要超脱恐怕会凭空多出不少阻碍。”

&esp;&esp;看穿真相,诸多强者心中闪过种种算计。

&esp;&esp;而不久之后,诸般劫数消弭,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河立于群星之间,冲刷天地,尽显傲然,这一日天地生变,文道震动,与文道相关的种种奇珍异宝开始悄然孕育,这都是浩然长河融入大天地所带来的变化。

&esp;&esp;第1779章 至宝出

&esp;&esp;寒来暑往,春去秋来,此时距离儒圣成道已经又过去了三百年。

&esp;&esp;这三百年间风云变幻,有浩然长河横空,流淌于星海之内,其笼罩整个太玄,四海八荒不拘空间所限,凡生灵读书有成,就有机缘感悟到浩然长河的存在,得儒门传承。

&esp;&esp;除此之外,天行有常,在浩然长河的影响之下,天地间文道道痕悄然滋长,衍生出了不少奇珍异宝,有生灵得之,侥幸从中悟出文道之法。

&esp;&esp;也正是因为如此,短短的三百年间,这四海八荒之地却是多了不少文道传承,只不过因为发展时间太短,底蕴较为浅薄,所以目前还没有出现什么真正的大势力。

&esp;&esp;而对于这些宛如野草生长的文道传承,儒门并不排斥,反而十分欢迎他们前去儒门研学、论道,事实上这也是儒门选择将浩然长河融入大天地的重要原因之一,一人一宗传法还是太慢,唯有借天地之力才是最快的选择,可以越过诸般阻碍,也可以收获更多的惊喜。

&esp;&esp;最为重要的是文道想要大兴除了传承之外,还要有足够的资源才行,唯有如此,才能让更多人真正踏上文道,不然再怎么传法也是无用的。

&esp;&esp;当然了,时局纷乱,山高路远,虽然儒门大开方便之门,欢迎天下文道修士前来进修,但文道修士在前期确实相对孱弱,想要横跨界域,前往蛮荒求学实际上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。

&esp;&esp;事实上更有效的办法是儒门派出大儒前往其他地域开宗立派,传播文道,只不过这件事有些犯忌讳,容易引起其他势力的抵制,诚然儒门出了一尊不朽,但这并不代表儒门可以在太玄界内横行无忌。

&esp;&esp;相比于其他顶尖势力,儒门还是底蕴浅薄了一些,除了儒圣这尊不朽之外,也就只有南华子一尊天仙镇压底蕴,儒门想要真正大兴还需要沉淀一段岁月,如龙虎山那种纯属异数,古之未有。

&esp;&esp;而在这三百年间除了开始生根发芽的文道之外,最热闹的依旧是后天神道,在白莲教被龙虎山重创之后,白莲教为了尽快恢复自身势力,放开了诸多限制,或接纳,或投资,或交易,传出了诸多神道秘法,促使了后天神道的又一轮发展。

&esp;&esp;对于这一切变化,龙虎山都看在眼中,但并没有急着出手。

&esp;&esp;阴冥,地府,六海生光,四根光辉灿烂的神柱支撑天地,放无量神光,映照整个阴冥,自黑山舍身填海,再造地府之后,阴冥就彻底笼罩在了地府的光辉之下,之前借助阴气海天险潜藏的恶鬼或被地府诛杀,或归降于地府,受地府符诏驱走。

&esp;&esp;时至今日,在阴冥万灵看来阴冥与地府已经是同一个存在,阴冥即地府,地府即阴冥。

&esp;&esp;中央大陆,九幽神木极尽生长,地府日渐壮大,这棵神木也得了不小好处。

&esp;&esp;酆都,无形的威压弥漫,黑山悄然睁开了双眼。

&esp;&esp;“要成了啊。”

&esp;&esp;眺望虚空,黑山看到了一方光辉灿烂的神域,那里有一朵灰莲扎根,汲取整个阴冥的力量,孕育着一根神鞭,其分四十九节,每一节都铭刻大小神文一万两千六百个,通体萦绕神光,让人望而生畏,这正是打神鞭。

&esp;&esp;“神律!”

&esp;&esp;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