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0巴山猎耕记 第494(1 / 3)
几人一路过来,随处可见林下长着的黄芪、手掌参,桃儿七、太白米、长春花、款冬花等药材。
那些山岭俨然是一座座药山,药材资源丰富得不得了。
陈安当即决定不再走了:“咱们就在这山里选个地方安营扎寨了!明天早上,我到山上去看看,然后再确定去那片山岭去找。”
从老何那里,他问出不少东西,对于什么地方有崹参,简单的地形判断,还是有一定把握的。
不然,他也不会大老远吃力不讨好地闯进这深山老林。
从很大程度上来说,崹参的生长环境和人参差不多,都是散光植物,喜欢阔叶林那样光线不太强烈的地方。
而崹参的崹,其实就是缓坡的意思,这样的地方,没有大水冲刷,也不会淤积大量雨水,排水性能极好,又不失温润。
再有,生长崹参的地方,不能太矮,矮了温度高,温度高到一定程度,这玩意儿就不生长了,甚至枯萎死亡,太高了也不行,得地段合适。
最好是那种雾气氤氲的地方。
当然了,也不乏有例外,就比如上次寻到崹参的山沟。
说来说去,其实还是件碰运气的事儿,只是合适的地方,碰到的几率更大。
四人就在山坡上选了背风向阳的坳地,开始着手搭建窝棚。
这时节,不用像冬季那样,死命地想着保暖,简单摆弄就行,主要就是为了防雨。
陈安他们三人是老手,行动速度很快。
不过半小时时间,已经将窝棚搭好,里面也进行了简单的布置,遮风避雨没问题了。
简单做了晚饭,没那么多讲究,主要是量大管饱,然后抓紧时间早早休息,轮换着守夜。
陈安将带进山里的百里香在窝棚里点燃,驱虫的效果极好。
这一天下来,身体周围总是萦绕着不少小虫,还有一种很小的花蚊子,大白天不要命地往人脸上、手上扑,逮到机会就叮咬,哪怕挥手驱赶都没什么大的作用。
一天下来,脸上被叮得到处是包,感觉脸皮都变厚了不少,瘙痒难耐,有了这百里香,总算是清净了。
第二天一早,陈安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,就提着猎枪往高山上爬。
到了山巅,遥望四周群山,俯瞰远近山谷,他豪情顿生,只觉得两天在山里穿行的劳累,一扫而光,只想大呼一声,将体内憋着的一股气给倾泻出来。
陈安真的吼了几声,一种痛快淋漓的感觉,很是舒服。
他来得早了,能看到山间有团团云雾弥漫,再用望远镜看看林木植被,当即选了几个山势较为平缓有云雾升腾的山坡最为目标,然后匆忙下山。
吃过早饭后,在窝棚边缘用“烟雾弹”给熏上一圈,防止野物闯入窝棚糟蹋带进山的粮食,然后打了绑腿,扎进袖口,背上背包、药锄和猎枪,陈安领着三人拜了山神,前往山坡左边那片林木茂密的山坡,开始了排棍。
这下安逸了撒
冯正良是个新手,排棍的时候,和陈安居中,方便陈安照管。
而宏山和甄应全则是分在两侧,四人彼此之间相距丈许,各自提着鸡骨木做成的棍子,顺着坡地往横里排开,以棍子扒开密密匝匝的草叶,搜寻着崹参的踪影。
按照规矩,一般拉帮寻找崹参,大多三人、五人、七人或九人。
忌二人,怕见财起意。四与死谐音,也不吉利,讲究去单回双,那是将崹参也视为人,回来加上崹参成双数。
这是老何讲的一些规矩。
但在陈安这里,并没有太放在心上,加上冯正良,算是四人同行了,别无其他,他信得过宏山、甄应全,至于自己的大舅哥,又能有啥坏心思。
都是自己人,不用那么疑神疑鬼,只是单纯地觉得,多个人手多份力,说不定冯正良这货运气好。
不还有新人要入帮搭伙不拒绝的说法吗?
至于冯正良这新手,让他留守在窝棚负责做饭之类,显然是不合适的,
他手中一把火枪,即使当知青的时候也玩过一段时间枪械,有些水准,怕是遇到野兽之类,也难以招架。
而且,一个新人进了山里,那一股子好奇和闲不住的劲头,就是不小的变数。
还不如领在身边放心。
冯正良好歹也在汉中混过不少时日,在决定当個票证贩子之前,甚至都打算去加入孟奎松旗下当个偷尸贼,那也是研究过各种赚钱门路的。
他不懂撵山、采药,却也知道崹参长什么样,别无其它,这玩意儿值钱,这就值得好好了解了。
至于别的草药,放在眼前,他也不会正眼去看。
这是一片阔叶树木和松树混杂的坡地,看似平缓,但进了林子,却发现里面还潜藏着不少沟壑土包,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平缓。
阔叶树不算太密实,但高大乔木下还有不少灌木,密密匝匝的,通风透气性不赖,也有相对的湿度,灌木缝隙中,又夹杂着各种藤蔓、荆棘、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