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1980巴山猎耕记 第397(1 / 3)

加入书签

冯正良已经在开始为自己当老师以后的事情盘算。

陈安看了他一眼:“你想得倒是远,你觉得学校就在村子里边,离我家里就那么四五里路,又不是有好远,我家里是缺你吃还是缺你喝,还是说没有房间供你住,我们没得罪伱撒,你想着单独开伙,是不是太见外了?”

“不是这个意思,等到学校开学了,我自己有住的地方,有能做饭的地方,还一直住在你家里边也不方便,再说了,到时候还有备课、改作业之类的事情,在你这里也不方便的嘛。

老话说,亲疏有度远近相安,也不能老是麻烦你们!到时候家里边有好吃嘞,多叫我几次不就行了,你以为我会放过你!”

冯正良比陈安想象的还要明白事理。

他也知道,有亲戚关系,但终究不是一家人,却是该有层次之分,不要太过亲密,也不要太疏远,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,顺其自然的状态才是最好的,不然,时间久了,总会因为些小事儿而相互生厌,反倒不好。

他微微笑了笑:“放心,有好东西,啷个可能会少的了你!”

接下来,冯正良开始一根根地将那些鸡枞花拔出来,小心清理泥土,而陈安则是忙回去看羊。

直到下午五点多,羊群忙着吃草叶变得很乖的时候,他才将冯正良叫来,让他帮忙看着羊群,他自己则是拿出药材,翻到山背后的沟里。

那里有一小片苦竹,记忆中,他以前在那里刨竹溜子的时候,看到过竹林边缘有成片的细辛。

等到了地方,果然看见不少,倒也省事儿。

这在山里,是挺常见的药材,收购站也收购,但价钱低,打理麻烦,稍有人弄。

细辛,最早的时候叫散寒草,后来才更名为细辛。

陈安听李豆花说过一个挺有意思的故事。

有这么一位卖药郎中,年老体力欠佳,便收了一个年轻人做徒弟。

年轻人有四快:吃饭快,走路快,说话快,办事快,就是心不细,做事粗枝大叶。

一次,来一位“温热病”的病人,让徒弟取来“清凉药”。粗心的徒弟便取来“散寒草”,这是味温热性的药,病人服后心如火烧,喉溃舌烂,眼红口干。

幸亏被老郎中及时发觉,否则病人会被活活烧死。

又有一次,老郎中给潮热病人治盗汗咯血,徒弟又取错药,结果病人血尽身亡。

死者家属告官,师徒俩吓坏了,只好远走高飞,跑到外县卖药度日,才免去了牢狱之灾。此后,老郎中将“散寒草”改为“细心”,为了使徒弟看到药名细心慎重,不再粗心大意。

后来医生认为“细心”不像中药名字,便改名为“细辛”。

这个辛字按中药性能“辛甘酸苦咸”五味起名,“散寒草”味辛,改名“细辛”也有这个缘由。

山里人生了虫牙,常常痛的叽叽歪歪,就是用这药熬汤漱口来治疗。

这可是有毒的东西,也正是因此,在用药时有一条清规:细辛不过钱。

若是用药过重,可是会出人命的。

细辛采挖回来,陈安重新回去放羊。

一直到了六点左右,见一只只羊的肚子吃得鼓溜溜的像是磨盘,他赶着羊,叫上冯正良一起回家。

二十分钟左右,两人赶着羊群从山林里出来,招财却是看着下方呜呜凶叫着。

见到竹林边大路上的情形,陈安忍不住骂了一声:“狗日勒,找死!”

只见竹林边的大路上停着一辆汽车,有个小年轻正站在路边,朝着下方的竹林里扔石头,鬼喊鬼叫的。

不用说陈安也知道,他们在干什么,他当即冲着几条猎狗发出指令:“吜…”

几条猎狗立刻狂吠着冲了下去。

已经算是客气了

盘龙湾对面的大片木竹林,是圆圆滚滚经常活动、玩耍的地方。

此时到了傍晚,它们肯定是从顺河往下有箬竹的山沟里回到木竹林了。

那两个小年轻十有八九在开车路过时,又在竹林里边看到它们了。

如果只是简单的看看,陈安当然不会说什么,毕竟大部分都觉得大熊猫挺稀奇、可爱,可是,像他们这样大喊大叫,还冲着竹林里扔石头的举动就没法忍了。

万一惊吓到或是打到了怎么办?

昨天听闻开着车追狂按喇叭轰撵,将圆圆滚滚撵得钻进林子里的事儿,还没找他们说道说道呢,今天又来这一出…

听到狗叫声,那两人连忙转身回望,一看到那是六条气势汹汹的猎狗,被吓了一跳,再看后面跟着狂冲下来的陈安,两人意识到事情不妙。

相视一眼后,赶忙跳上大路,钻进驾驶室里,发动汽车开着就跑。

但这时候的汽车,速度并不快,何况是在这种乡间土路上,七八岁的孩童都能追撵上,何况是陈安和他的几条猎狗。

招财它们速度最快,车子走不出二十米,就被猎狗追上,可面对这么一个钢铁盒子,它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