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262(5 / 6)

加入书签

檀祗哈哈一笑:“这倒是的,在妖贼内部,手中有兵马,才会有主动权,徐道覆怎么也得凑个一两万人马才敢回去,不然卢循要是以兵败之罪将之斩杀,他连自保之力也没有。这么说来,江州那里的人马,徐道覆也要抽调一些吗?”

陶渊明点了点头:“这是必然的,徐道覆现在不能两面作战,妖贼看似还有二十多万军队,但精锐和核心已失,徐道覆进攻建康的时候就折损了不少本部精锐,相反倒是卢循的部队没有受到重大打击,而且卢循的军队是以水师为主,他们现在是想依托船队,从历阳开始,节节后退,先稳定战线,最好是能在水战中大破朝廷的水师,如此可逼迫建康方向的追兵不能水陆并进,只能放慢速度,如此,他们才有反过身来再次攻打荆州的可能。”

檀道济沉声道:“那我们出击江州,就是断他们的退路,可以对妖贼形成东西夹击之势,不过,马头一战,我军损失也非常大,荆州军团这里,没有两个月无法恢复元气主动出击,陶公,庾公,你们要是出击江州,要做好在一个月,甚至一个半月内孤军奋战的准备了。妖贼为了保证逃回岭南的退路,也不太可能完全放弃江州的,陶公,你的想法恐怕不能太乐观。”

陶渊明淡然道:“我没说徐道覆就真的不留后路了,只是说他在这个时候,不可能再分散主力,甚至是精锐来确保江州了,因为妖贼的精锐失了太多,这时候再要分兵,那肯定正面不敌刘大帅。他就算派出一两支杂牌部队进入江州,也不过是给江州的地方豪强们打打气,让他们看到妖贼仍然是有实力的,另一方面,他们可能需要抽调广州留守的老贼,上前线去支援了。”

朱超石笑道:“若是如此,广州空虚,说不定就给了我们大军渡海偷袭,抄敌后路的机会了。”

庾悦不信地摇头道:“从海路进攻广州,相隔数千里,不可能,绝对不可能,再说,大晋若是有这样强大的舰队,早就从大江上击破妖贼了,又何必舍近求远,去打那广州呢?岭南的水土于我们将士不服,就算打过去,恐怕也会疫病丛生,失去战斗力呢。”

陶渊明摆了摆手:“这些就不是我们要考虑的事情了,我们只需要考虑出击江州的情况,之前庾公在江州奋战一年,对那里的情况很熟悉,而这回我们有罗军主,还有熟悉军中操作的数百老兵,以此为核心,建立起来的数千军队,在这个时候是完全可以横行江州的,只要我们大张旗鼓,然后正面渡江,先消灭赣南的两三家死硬派的妖贼同盟,如林家寨,周家坞这两个土豪头子,到时候不仅会有充足的粮草,也可以立威江州,那些摇摆不定的中间派,就会来降了。”

朱超石的眉头一皱:“林家寨,周家坞可是从东吴时期就在江州的本地大族了,势力庞大,而他们的山寨和水坞也是易守难攻,你新建的军队,真的可以拿下吗?”

陶渊明微微一笑:“不试试怎么知道呢?哦,对了,檀将军,这回我还要跟你借一个人,你可千万不要推辞哦。”

檀道济的眉头一皱:“你莫非是想跟我借胡藩将军的长公子,胡隆世?”

陶渊明点了点头:“是的,这回去江州,他们胡氏一族的支持,至关重要,之前庾公在江州转战一年,几次联系胡家,也没能形成联手,着实遗憾。”

檀道济叹了口气:“胡家在当地是名门大族,多年来也跟不少江州本地的豪强有联姻之类的关系,胡藩将军一向忠心赤胆,家中男丁也有不少从军报国了,留在本地的家族,我们实在无法要求他们做得更多了。能闭门自守,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事。”

陶渊明微微一笑:“之前妖贼势大,胡家无法正面对抗,只能自保,情有可缘,但现在实力的强弱对比已经逆转,我军大胜马头,徐道覆精锐尽灭,江州这里也不再有妖贼的本部主力,如果胡家肯正式出面,移檄江州各地,号召大家归顺朝廷,那想必一定可以一呼百应的,所以,小胡将军我是一定要借用的,没有他的存在,我无法取信胡氏一族,而且,刘仆射,这里还需要你的诏令哪。”

诏命难达便宜事

刘穆之的眉头微微一皱:“你要什么诏令呢,陶公?”

陶渊明平静地说道:“现在朝廷远在建康,而大江的航道给妖贼所阻,皇命难以传达,走桐柏山道进入荆州也并不是太安全,毕竟司马国璠和司马楚之二贼窃居雍州东部和豫西北,随时可以袭扰这条山中通道。鲁少将军,这有赖于你尽早消灭这股反贼和叛徒了。”

鲁轨冷冷地说道:“刚才本将已经向刘仆射讨得了命令,就是要全力消灭这股贼寇的,不过,这需要点时间,罗军主离开后,我这里的实力削弱不少,也需要回雍州补充兵力,筹集粮草,再行出击,刘郡守,等陶公他们的江州部队出发后,我恐怕还要跟你这里合作,共击贼寇呢。”

刘虔之勾了勾嘴角:“只要是刘仆射下的命令,只要是大晋所需之事,本官自然会全力配合。不过,江夏作为出击江州,堵住桐柏,以至于水师舰队东进时的前沿港口,要供应三路大军的军需,成为基地,恐怕也有力不从心,还需要刘仆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